紫荆吐蕊 创新正艳
廿载春秋风云激荡,东方明珠更焕华光。从1997年到2017年,回归祖国怀抱20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历经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和非典、禽流感等重重阴霾,依然光彩熠熠,在全球经济下行之时逆势前行,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神话。20年来,知识产权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写下精彩注解,为紫荆花的芳华绽放提供了动力源泉。
法制:从单一到完善
这20年,是香港知识产权工作蓬勃发展、富有活力的20年。
1997年6月27日,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为自己准备了一份回家“大礼包”——香港专利条例、注册外观设计条例和版权条例同时生效。自此,香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和版权法律制度。
回归之前,香港对专利和版权的保护无任何独立性,任何发明和外观设计必须在英国获得专利权,才能在香港受到保护;凡在香港有关专利权属确定问题,都必须由英国本土专利相关机构解决。有评价指出,当时,缺乏独立自主的保护专利的权利,让香港的专利管理机构对激励创新“有心无力”,也让创新者对香港的发展信心不足。
伴随着回归的脚步,香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本地化进程上马加速;回归后,香港立法会和知识产权署则把实现知识产权法律现代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出台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
20年来,香港知识产权法制逐渐优化完善。1997年生效的版权条例,大篇幅吸纳上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国际互联网条约内容,走在了世界前列。2007年,回归10周年前夕,香港法院对全球第一例BT下载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在执法层面,在众多影视作品中以“铁腕”著称的香港海关承担了主要的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其执法能力远超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其打击跨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力度和作风,向全世界展示了这个世界重要自由贸易港,不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避风港”,而是知识经济安全发展的“不冻港”。
20年来,凭借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香港已逐渐成为商业主体解决知识产权争议的管辖地热门选择,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在全球法治指数排名中,香港由1997年的60余名上升至2016年的第11名。在香港市民保护知识产权意识调查中,2016年,93.9%的15岁以上受访市民了解香港的知识产权法律,远超1999年首次调查时的比例;84%的受访者认为“正版正货计划”对巩固香港购物天堂的美誉有帮助。“香港市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及尊重维持在高水平,实在令人鼓舞。我们尤其欣慰的是,愿意付款在获正式授权的网站线上收听音乐、观看影片及下载其他版权材料的互联网使用者持续上升。
我们相信公众教育对知识产权保护至为重要;我们会继续透过不同类型的教育及推广活动,争取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支持和参与。”香港知识产权署署长梁家丽认为。
2016年6月,香港专利条例修订草案获香港立法会通过。该草案首次在香港引入“原授专利”制度,申请人可在香港直接提交标准专利申请,同时优化了现有的短期专利制度,完善专利代理服务管理机制。目前相关附属法例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今年5月1日,修订后的香港版权审裁处规则生效。“在现今知识型经济,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政府在创新科技、创意产业,以至鼓励创业等方面都不遗余力,务求建立适合孕育和栽培创意的生态环境。知识产权令创意得到回报,鼓励创新,也是当中重要的一环。”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樑表示,香港特区政府致力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发展与各先进经济体看齐的专利制度,希望吸引和鼓励本地及外国企业在港投资研发活动,为香港的知识型经济生态系统增添新的动力。
贸易:从稳健到繁荣
这20年,是香港知识产权贸易结构从大到强、从多到优的20年。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13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宣布成立工作小组,研究如何发展香港成为亚洲的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当年年底,香港知识产权署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关于专利领域的合作安排》,提出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内创新及科技枢纽。“知识产权对推动创新和知识型经济的增长十分重要。近年,内地的知识产权贸易发展潜力巨大,专利申请的数量全球第一,而香港的知识产权贸易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说。
过去的20年间,全球金融环境动荡,贸易依赖度高的香港始终面临外围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发展高价值的产业,成为香港经济环境不断向好的重要武器。为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贸易,香港贸易发展局打造了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截至2016年底,该交易平台已与29个本地及海外的策略伙伴结盟,涵盖逾2.5万件来自全球有关生物科技、纳米科技、医学、电子、纺织、电影、出版及其他界别中可供交易知识产权。
2016年的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显示,香港近年来与使用知识产权相关的服务输出和输入总值增长显著,2013年的总值共202亿元人民币,特区政府将继续加强香港作为知识产权贸易枢纽的地位。“知识产权贸易,是促进知识型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为鼓励企业投入发展相关业务,推动香港成为区内的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我们会把购买知识产权的资本开支扣税安排由现时范围的五个类别增加至八类,新类别包括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植物品种和表演中的权利。”香港特区政府2016至2017财年预算案中,对香港的知识产权贸易作出进一步部署。
合作:从依赖到共赢
这20年,是香港与内地知识产权合作不断深化、携手共赢的20年。
20年来,香港与内地日益广泛的知识产权合作,让双方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走向共赢。据统计,自香港回归以来,来自香港的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提交的专利申请总量从1997年的5438件提高到2014年的4.4411万件,专利授权总量从4165件提高到3.5391万件;来自香港的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年专利申请量从1997年的802件提高到2013年的3242件,年授权量也从1997年的726件增长到2867件。
近年来,与内地各地方政府的深入合作让香港的知识产权工作拥有了更大的腹地。在2016年第15届赣港经贸合作活动中,苏锦樑提出,香港不仅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也是知识产权的贸易中心,江西可利用香港这个平台,把最好和最高价值的东西以最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对外交易。粤港知识产权合作则是推动香港知识产权贸易高端化的主要力量。“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日渐拓展,有利深化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在新协议、新形势、新方向下,九个省区与港澳特区可互补优势,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贸易和推动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梁家丽表示。
“全球及亚洲地区知识产权需求巨大,而知识产权市场持续转向中国内地的趋势对香港而言意味着重大机遇。香港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创意产业,以确保未来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同时应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成为内地与亚洲及全球知识产权市场对接的踏板。”2016年底,梁振英向公众如是宣告。
“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国际间经贸往来的基本规则,日益成为营商环境的重要构成、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2015年举办的第五届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着眼未来发展,国家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等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目标,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贸易、金融、航运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积极支持香港打造亚洲重要的知识产权贸易平台,并期待香港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做出更大的贡献。(知识产权报 记者 孙迪 通讯员 王瑞)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返回首页 | 机构设置 | 政策法规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365APP下载 冀ICP备15007900号 冀公网安备13040302001091号 网站标识码:1304000056 |
|